世界历史

李旦唐朝诡事录中的两度登基与让天下之人

唐睿宗李旦:一生两度登基与让天下之人简介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初名李旭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同母弟。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变数,两度登基二让天下,在位时间分别是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712年),共计在位8个月。

早年的经历

他出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是武则天的幼子。很快,他就被封为殷王,并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表现出了谦恭孝友的品质,并且有着对文字训诂之书的热爱。

第一次让母亲

在高宗去世后不久,他以豫王身份取代了兄长李显成为新君,但实际上成为了武则天掌控朝政的傀儡皇帝。在这段时间里,武则天曾多次改动朝政名称,以强化自己的权力地位,最终在690年的九月,将自己尊为皇帝,即周太祖,被称为“曌”,并废除了他的儿子作为皇嗣,让他改姓武而居住东宫。

第二次让皇兄

圣历元年的三月,武则天将庐陵王李显召回宫中,并重立其为新君,这时 李旦再次推举兄长,而不是自夺帝位,这一次他表面上是因为身体原因,不愿意陷入兄弟间的较量,其实更多的是考虑到自己年龄尚轻,不愿意与兄长争斗。这一决定也使得母后可以更加稳固她的统治地位,同时避免了兄弟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

最终登基

神龙元年的张柬之等人的起义成功迫使武则天退位,从而促成了中宗复辟。中宗封李旦为安国相王并参与国政,但相王坚持辞职。此后,当韦皇后及其党羽控制朝政时,又一度推举相王担任辅佐官职,但相王依然保持谦逊态度,没有反抗,最终韦后的势力倒台。随着少帝被废黜,一些禁军将领拥兵入宫,将韦后诛杀并拥立了当时已准备好即位的人选——他的第三子李隆基,即玄宗。这一次即位虽然没有像之前那样完全由他主导,但仍旧是根据众人的要求才勉强同意接受这一结果。

结语:

总体来看,唐睿宗一生的两度登基及二让天下,都显示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他既能承受家族内部复杂关系所带来的压力,也能做出符合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的大事决断。尽管身处逆境,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淡泊明志、无欲无求的心态,这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来说,无疑是一种极高的人格魅力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