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考古第一人纪念恩师邹衡先生九十诞辰
邹衡先生的《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以及“郑亳说”“偃师商城太甲桐宫说”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作者系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福建博物院研究员、昙石山博物馆首任馆长;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6年1月13日7版) 承蒙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副队长何毓灵惠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考古学家邹衡》(李维明著),勾起我50 多年前的回忆:1964 年我的商周考古老师就是被誉为“中国商周考古第一人”的邹衡先生。北京大学著名考古学家邹衡教授,1927 年1 月30 日出生于湖南省灃县孟姜乡永和村。2005 年先生去世,噩耗传来,我正忙于昙石山博物馆的筹建,未能赴京吊唁。今日拜读李维明著《考古学家邹衡》,为纪念我的恩师邹衡先生九十诞辰,特撰此文,寄托我的哀思,并弥补我长年基层工作远离恩师的愧疚。 经典论文《试论殷墟文化分期》 1963 年,我从福州高级中学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当年系里要求一入学就分专业。我以为考古可以“游山玩水”,便报名成为考古专业18 位新生之一。苏秉琦先生在哲学楼前草坪上“入学动员”鼓励我们:“考古专业只有北大一家,别无分店。”一句话陡然引发我们的兴趣和责任感。第一学期由吕遵谔先生讲授旧石器时古。1964 年上学期由严文明先生讲授新石器时古,下学期由邹衡先生讲授商周考古。邹先生个头不高,操一口湖南腔的普通话,但长期居住北京,普通话中夹带着一些京腔京韵。他为人低调,平易近人,课余常与学生们聊天。我记得他说原来是学法律,读了郭沫若《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青铜时代》和顾颉刚《古史辨》等著作,在向达先生的鼓励下,成为北大考古专业的第一位研究生(当时学苏联叫攻读副博士学位)。他推崇郭沫若先生的“天才”,作为诗人、家,隐居日本十年,竟然写出了上述考古经典之作。我受邹先生的影响,课余阅读了郭沫若的传记和上述考古专著,深为他的“聪明”和两周金文研究所折服。经翦伯赞、苏秉琦、宿白等先生的推荐,1964 年《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5 期发表了邹衡先生的经典论文《试论殷墟文化分期》。我在北大图书馆捧读这篇连载的经典论文,兴奋不已,从此奠定了我从事商周考古的兴趣和基础。 《试论殷墟文化分期》这篇经典论文,是运用现古类型学方法,解决了金石学家未能解决的“殷墟铜器分期”,并与陶器、甲骨分期和已知的商王世系相对照,为殷墟文化考古制定了铜器分期和年代的标尺。如果说,邹衡先生的《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以及“郑亳说”“偃师商城太甲桐宫说”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觉得1964 年邹衡先生作为讲师,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上的《试论殷墟文化分期》更难能可贵。 1986 年第2 期《考古学报》发表了我执笔的《罗山天湖商周墓地》。结论部分完全依靠邹衡先生的经典论文《试论殷墟文化分期》。记得当年我住在科学出版社招待所,捧着《试论殷墟文化分期》,对照罗山天湖商代墓地考古日记、照片、线图进行分期研究,得出结论:河南罗山天湖商代墓地铜器第一期定为殷墟文化第二期,相当于商王武丁后期以及祖庚、祖甲时期;第二期定为殷墟文化第三期,相当于商王禀辛至文丁时期;第三期定为殷墟文化第四期早期,相当于商王帝乙和帝辛早期;第四期定为殷墟文化第四期晚期,相当于商王帝辛晚期或者更晚些。经李伯谦、郑杰祥考证罗山天湖商代墓地出土的铜器铭文为“息”,即甲骨文中的商王武丁配偶“妇息”。 从《商周考古》到“汤都郑亳说” 1979 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商周考古》(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编著),虽然以集体的名义署名,考古界都知道这是邹衡先生为主编写的大学本科讲义。从1952 年郭宝钧先生在全国第一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上的讲义《殷周考古》到邹衡先生1956 年更名为《商周考古》,一直作为北大考古专业的大学本科讲义。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创办考古专业。创办者多为北大考古专业毕业的学生,因此,这本《商周考古》讲义成了全国各高校考古专业的课本或重要参考书,直至1979 年正式出版。几十年来,我的案头这本《商周考古》始终指导我的考古实践。1988 年1 月,《商周考古》一书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关于郑州商城,1954 年安志敏先生最早注意到隞都说;邹衡先生1956 年发表论文也曾附仲丁迁隞的文献;1957 年赵全嘏和安金槐先生明确郑州商城即商王仲丁迁隞的隞都;1959 年郭沫若先生题诗疑郑州商城为仲丁所都;1961 年安金槐在《文物》发表《试论郑州商代城地——隞都》,正式确立郑州商城是仲丁迁隞的隞都。我在河南信阳工作时,也知道郑州商城是隞都。由于郑州商城的北部或东北部出土了“亳” 字陶文,结合古文献排除杜亳、南亳、北亳、西亳后,1978 年2 期《文物》发表了邹衡先生《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推翻了流行20 多年的“郑州商城隞都说”。我在河南的老师级“忘年交” 朋友许顺湛(原河南省博物馆馆长) 先生表示:“1978 年邹衡发表了《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的论文,一石激起千重浪,学术界不平静了,……我当时的基本观点是郑州商城为隞都……邹衡的新观点直接冲击了我的认识……当我看了邹衡的文章后,心服口服,于是1979 年在《河南文博通讯》发表《夏文华探索》一文,公开自我否定而支持邹衡的观点。” 紧接着,1984 年偃师商城的发现和“汤都西亳说” 对邹衡先生的“郑州商城亳都说” 形成颠覆之势。正在大家表示担心的时候,同年,邹衡先生经过缜密论证,推出《偃师商城即太甲桐宫说》。后来郑州小双桥发现商代隞都遗址,印证了“郑亳说” 的正确。“郑亳说” 即商王朝第一代商王汤都,就在郑州商城,确立了郑州作为“中国八大古都” 的地位。2002 年12 月,邹衡先生给郑州市深情地题词:“三千六百余年郑州商城是中国古代第一王都——亳都。愿河南人民加倍珍惜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使之早日焕发出中华文明彪炳万代的巨烛光芒! 郑州商城,悠悠河南,泱泱中华,将因你的存在而傲立世界东方!” “我会沿着您的足迹前行” 我的老师级师兄李伯谦先生悼念邹衡先生的标题是:“我会沿着您的足迹前行”,道出了我们这些的心声。1968 年我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分配到河南信阳地区从事文物考古工作,1988 年调到福建省博物馆工作。在河南信阳时,借去北京出差的机会,几次拜访了恩师邹衡先生。他家住中央党校后边家属区,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找到。我在中央党校大门口传达室登记时,只说出北大邹衡教授的名字,门卫就告诉我怎么走。看来来访的人十分频繁。记得有一次他刚从美国讲学回来,说眼睛不好,我不知道他还患有心脏病和肺癌、肠梗阻等。78 岁就走了,正是出成果的年纪,不能不说是我国商周考古的重大损失。 1981 年6 月,邹衡先生专程从北京来到信阳,观看我从罗山蟒张天湖商周墓地发掘的青铜器和陶器,由我和他的研究生杨群陪同到信阳、罗山、潢川、固始、淮滨进行考古调查,并安排当年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考古实习,我提供了食宿方面的照顾。当年10 月,他作眼睛白内障手术后还指导本科生整理信阳罗山蟒张天湖墓葬部分资料。我调离信阳后,1993 年10 月他还指导研究生李维明发掘河南信阳平寨古城遗址。 李维明著《考古学家邹衡》使我了解了恩师邹衡先生的学术生涯。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商周考古研究要与古文献相结合。邹衡先生说:“我研究商代地理尽量是从古文献出发的,但最后论定还必须有考古资料。”“我创立‘郑亳说’主要从郑州大量的考古材料着眼,再结合古代文献才提出来的。”“偃师西亳说”论者引用了东汉郑玄和《汉书·地理志》、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太平御览》等古文献。邹衡先生却指出:早于这些古文献的商代早期甲骨文“亳”和东周陶文“亳”以及《左氏春秋经》襄公十一年所记“亳城”更为可信。我在福建至今还在探索的闽非闽越、闽越国冶都在福州不在武夷山、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起点是汉初闽越国东冶港等考古和历史课题,我要学习恩师邹衡先生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沿着他的足迹前行。 网名:人学研究网人类文明通识智库 网址:www.renxueyanjiu.com 责编:人学网中华文明网紫天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