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野心膨胀罗马帝国的末日篇章
罗马帝国的兴衰:从狭小城邦到庞大帝国的空间变迁
在罗马人的历史长河中,边界观念经历了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城市城界,扩展到了整个已知世界,再到理想中的全世界领土。这个过程不仅反映了罗马国家版图的不断扩张,也体现了其军事霸权和统治欲望。
努玛二世确立的罗马城界,被认为是对神明特米努斯奉献的一种象征性表达,这一制度后来被推崇为不可更改,不仅限于生存范围,还代表着国家疆域将不会后退。在共和时期,随着对外扩张的加剧,边界概念被延伸至整个“已知世界”,而斯特拉波所说的“落入我们版图的地球”便相当于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罗马世界”。
进入帝制时代,“边界”不再局限于已知世界,而是演进为全球性的概念,即整个领土帝国。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描绘了一幅无限统治、无时间限制、没有任何空间障碍的情景,这正是罗马人对于自己理想化的全球帝国边界的设想。
尽管实际上他们所控制的是当时所能掌控之区域,但这一理念在社会根深蒂固,他们视自己承担起全球责任,并扮演全球领导者的角色直至末日。这一观念持续影响欧洲乃至现代,如查士丁尼试图恢复古老帝国、希特勒追求他自己的版本等都可寻找此源。
limes,一词最初指光秃秃泥路,在早期用以描述军事道路和边境线,其含义随时间发展变得丰富起来。在公元1-2世纪,它既包括军事道路也包含有边境与边境线意义。而到了4世纪,它则被用作指代更广泛含义如行政概念,是空间范围的一个反映。
然而,无论如何扩张或守护这些理论上的极度膨胀民族野心最终无法实现,因为它超出了经济和军事能力支持之力。即使哈德良皇帝放弃进一步扩张政策,以宣告极限,此举本身就标志着这场梦想破产,最终导致了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哪怕远非真正全人类主宰者,那么这样的“极限”又意味着什么?因此,当蛮族入侵浪潮席卷而来,与此同时,在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前现代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它(罗马)的统治达到其自然极限。此刻,我们可以看出,不论何种形式,只要走向四分五裂,那些曾经天真的理想,就像虚空一般消散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