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的初中历史考知识梳理物品的力量与时空的纽带
箭在弦上的故事:
在东汉末年,全国各地的军阀为了争夺地盘而不断发生战争。在河北的一位军阀袁绍手下,有一位名叫陈琳的大才子,他负责文书工作。当时另一个军阀曹操的势力迅速扩张,对袁绍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因此袁绍决定发动对曹操的讨伐。
有一天,袁绍找来陈琳,让他写一篇声讨曹操的檄文。于是,陈琳根据 袁绍的意图起草了一篇名为《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在这篇文章中,不仅列举了曹操本人的多个罪状,还辱骂了他的祖宗三代。
当时,曹操经常患头痛病。这次正值他犯病的时候,他看到了手下送来的那份檄文。由于文章生动精彩、结构巧妙,使得即便是头疼也不再感到不适。尽管曹操对于陈琳在文章中痛骂自己和自己的祖辈感到愤怒,但他仍然非常欣赏陈琳的才华,并且对他在为袁绍服务时所做的事情表示遗憾。
后来,在战事结束后,曹操打败了袁绍,将其俘虏。有一天,当着众人面前,曹操质问陈琳:“你当初为什么要如此恶毒地攻击我的祖宗三代?” 陈琳回答说:“我当时是在箭在弦上,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这样写。” 替换“箭”字以“矢”,意指事情已经到达不能不进行或话语已经不可避免的地步,就像已搭弓放矢一样无法停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虽然左右的人都劝说杀掉这个冒犯者,但是因为他的才华,被魏武将领感激,所以最终没有被处罚,而是被留用继续担任从事官职。
这个成语至今依旧流传,因为它寓意形势紧迫,一旦开始就难以回转,这也体现了古人智慧与文学艺术结合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