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箭在弦上的中国历史最全书紧张等待发射

箭在弦上的故事源自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东汉末年,袁绍与曹操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为了打击曹操,袁绍命令他的文书陈琳撰写一篇檄文来声讨曹操。

陈琳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立即拿起笔,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这篇名为《为袁绍檄豫州》的文章。这篇檄文不仅列举了曹操的罪状,还包括对其祖宗三代的讽刺和侮辱。

当时正值头风缠身、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曹操阅读到这篇檄文后,不禁毛骨悚然,一身冷汗。但他并未因此生气,而是由衷地赞赏了陈琳的才华和文章的力量。

随着战局转变,袁绍最终被迫投降,而陈琳也落入曹操的手中。在面对曾经针对自己祖宗的话语时,曹操询问 陈琳是否有所遗憾或后悔。然而,当得知陈琳只是按照命令行事,并非出于个人情感时,曹操释放了他,并让他担任从事官职。

“箭在弦上”这个成语便来源于这样的故事,它象征着事情已经到了必须采取行动或说出话语的时候,也表达了一种紧张而不可避免的情景。此后,这个成语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用以形容危急关头或不得不采取某些行动的情况。